首页 >  专题 >  正文

对手都是匈奴,秦军所向披靡,汉军败多胜少,两者的差距在哪里

2023-03-17 20:55:2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匈奴是我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最凶悍的一个民族。他们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依牧草而居、靠畜牧而生。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兴起于现在内蒙古阴山山脉,世代居住在北蛮之地。他们有"草原第一胡"的称号,而他们正式开始崛起是从战国之后,而他们的名字也是从那个时候才出现。


【资料图】

匈奴的崛起,一波三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到最后出现了实力最为强大的战国七雄,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攻伐水火不容。这时的匈奴才刚刚崛起,他靠近当时的赵国边境。由于他们经常袭扰赵国边境,后来赵王派名将李牧在雁门关外围剿,最终一战消灭十万匈奴骑兵,导致匈奴元气大伤数十年没有缓过劲来,所以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他们就变得安分起来,毕竟自己实力不允许。

第一次崛起失败而终,他们肯定是不甘心的。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时候,他们再一次崛起,而这个时候他们终于出现了自己的老大"头曼",相当于中国的皇帝一样。但是他们的战斗力怎么比得上秦军的虎狼之师,所以匈奴也只是小打小闹一番便退场了,毕竟这个时候的主角还不是他。

秦朝统一六国,对外扩张疆土,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继续扩充统治范围,在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括率领30万蒙家军进军河套平原。秦军也是势如破竹,横扫匈奴军队,在经过几次大会战以后,匈奴主力遭受重创,秦朝收复河南等地,将统治疆域向北扩展至阳山北假一带,而匈奴只好不停地后撤。加强对边境的管理,防止匈奴卷土重来,蒙括将原来赵国燕国的长城同秦国的长城相连,修建了一条东到辽东西至临洮长达万余里的防线,把匈奴阻挡在茫茫戈壁。

秦军之所以能够取胜,一方面在于当时匈奴的军队战斗力不强,另一方面,有月氏、东胡等小国在匈奴后方袭扰,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秦军战斗力强,是匈奴无法比拟的。

冒顿的时代来临,匈奴不再是从前那个"小弟"

冒顿单于上位以后,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建立了完整而且严密的军政体系,使匈奴的国力和军事实力都显著增强。他上位初期,匈奴的作战骑兵有30多万,所以他上位以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开疆拓土。而他首先要收拾的就是东胡这个得寸进尺的小国,然后不断征服了附近的其他部落和国家,并且重新占领了河南地。所以这时汉朝所面临的匈奴不再是以前那个"小弟",他已经脱胎换骨达到鼎盛。

汉朝军队屡战屡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汉朝建立初期,国家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早已经是民生疲弊、百废待兴,根本就没有能力和匈奴抗衡,而匈奴这几十年都在不停地养精蓄,可以说是国富兵强。所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无为而治,让士兵解甲归田,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从而恢复国力。所以在对外关系上也是采用同样措施,通过和亲等一系列手段和匈奴维持友好,虽然汉朝和匈奴双方整整67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但是小的边境摩擦却时常发生。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得到恢复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强盛,所以汉朝和匈奴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

汉朝在对匈奴的几次作战中都是无功而返,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缺乏周密的计划,轻敌冒进。刘邦两次率军北征,都是因为没有周密的计划,缺少临战经验,加上是草率行动所以都是失败告终。其次是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在数次对匈奴的战役中,汉朝军队根本不知道匈奴的主力在何方,只是一味盲目的进攻,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所以大兵团长途跋涉容易遭到匈奴主力的围攻,而且这也会导致补给线的拉长影响后勤供给,所以失败也在所难免。最重要的一点是匈奴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机动性,作战半径是普通步兵的数倍,所以在以步兵为主的汉朝军队交战匈奴军队更加有优势。而匈奴占据的河套平原就是优质的牧草和马场,所以连为其提供更多优质宝马,而汉朝在这一方面就相对欠缺。

总结

汉军艰难取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匈奴过于强大,另一方面是汉朝希望速战速决追求一蹴而就。同时汉军的战略部署失当、战线过长、作战将领缺乏统一指挥都是影响汉军的原因。

标签: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