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中国历史上最狠辣的皇权女性吕雉:诛杀刘邦儿子、残忍迫害情敌!-每日报道

2023-03-18 15:57:0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谈到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前241-前180年8月18日),中国历史上另外两位女性自然会浮出水面,那就是武则天和慈禧。因为历史上也就这三位女性曾经真正君临天下:吕雉和慈禧"称制"(行使帝王权力,没有年号)、武则天称帝(有自己年号的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资料图片)

三位女性事业上能达到如此顶峰,自然个个并非善类,"心狠手辣"或许也是必备之特质。较之武则天为了帝位逼死亲生儿子太子李贤,或许吕雉还不够"心狠手辣"(毕竟没有对亲生儿子太子刘盈下手),但是联想到她对情敌赵王如意母亲戚氏惨绝人寰的追杀、迫害,其狠毒又是武则天难以望其项背的。

司马迁没有费心费墨为在帝位六年的汉惠帝(前194-前188)立传,反而为吕雉写了帝王才有资格的"本纪",足见司马迁对吕雉在政治上的作为和政治地位是认同的。

由于正史史料关于吕雉"政治作为"的记载十分有限,本人暂且回避这个话题。不断章取义、不妄加猜度是笔者写历史故事的原则。

吕雉影视剧形象

01刘邦与吕雉的婚姻及感情

毫无疑问,刘邦和吕雉是一对创业夫妻、历经患难甚至生离死别的夫妻,且吕雉对刘邦的创业有过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我想,这也是刘邦没有册封自己的正室曹氏为皇后、没有册封自己万般宠爱的爱妾戚氏为皇后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他们的婚姻是怎么开始的呢?

吕雉一家原籍山东,后来因为生意上的需要迁居到了刘邦家乡江苏沛县邻近的一个县。父亲吕公与沛县县令交厚,时有往来。

一次,县长家里有喜事,大张宴请,作为"亭长"的刘邦自然也得前往。按照当时的标准,礼金一般都是送"千钱",刘邦虽然贫寒,但是也拿出了大气魄,递上了贺礼"万钱"的贴子(至于最终是否兑现,不得而知)。

县长一看,万钱!那得亲自接见一下这个"刘三"。

那时刘邦还叫刘季,就是"刘老三",没有正式名字,起事后被尊称为"沛公",后"汉王",直到称帝后才取名"刘邦"(安邦天下之意)。县长哪里会想到,最后端他老巢、要他老命的就是这位送他"万钱"的刘三。

县长一看,凡夫一个嘛!

可是,坐在县长旁边,深谙周易之术的吕公眼睛都看呆了。

见县长朋友对刘三爱理不理,吕公赶紧把刘三拉到身边坐下,慌里慌张的抛出自己最珍视的东西:

"我家有个女儿名叫吕雉,貌美贤良,愿意嫁给你做个小妾!"

这下,轮到县太爷眼睛发呆了。

刘邦那时四十出头,妻子曹氏已经为自己生了儿子刘肥。但人家吕公说得很清楚了,女儿嫁过来做妾不做妻,"好酒及色"的刘邦满口应允,更何况吕公还是县太爷的贵客。

几千年来,男人们打着"传宗接代"的幌子,名正言顺的纳妾,也不知道满足了多少个人生理欲望。

刘邦走后。县太爷不安逸了:

"吕公你个龟孙,老子提出多次娶吕雉为妾,你总推三阻四。今天何以见一个市井流氓出身的小小亭长就把女儿送出去了?"

"天机不可泄露!"

"切!~~"

午饭后,吕公赶紧回到家,把这一"天大的喜讯"告诉了吕雉。用了八个字形容刘邦:天子之相,贵不可言。

"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这是司马迁对吕后当政那十几年的政治评价,评价很高。

其实,"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高祖刘邦时期与萧何等制订的治国方略,为的是让老百姓从两三百年的持续战乱中慢慢恢复生计,让国家恢复生机,吕后沿用而已。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吕后当权没有"乱劈才"或许就算是上好的政治功业吧!

吕雉对父亲面相的水平是深信不疑的,况且自小父亲也夸她"贵不可言",想来父亲肯定是找到了这个"贵不可言"的关联逻辑--就是刘三这个"老家伙"。于是,吕雉就安安心心的嫁给了刘邦、耐耐心心的从事耕种,并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即日后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

自刘邦被推举为沛县造反派头目之后,吕雉便跟随刘邦颠沛流离,甚至一度与刘邦父亲沦为项羽军中人质。也是项羽出生贵族,否则恐怕早就名节不保。(如果是刘邦俘虏了项羽老婆虞姬,我想即便虞姬能够得以保全,那也是因为刘邦无色胆而已!)

结合各种史料,从夫妻感情来看,刘邦对吕雉恐怕更多的是一种亲情,加上刚毅的性格及做事的泼辣(王熙凤就有点这个样子)让吕雉缺乏生理上吸引男性的女人味。因此才有了刘邦见到戚氏后的"一发不可收拾"。应该说,刘邦把政治地位给了吕雉(甚至没有立长子刘肥为太子,而立了吕雉子刘盈),但是却把"夫妻关系"给了戚氏。

赵王如意母亲戚氏影视剧形象

02刘邦打算另立太子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认识了"柔情似水""能歌善舞"的戚氏,自此,刘邦的男人身全被戚氏掳取。吕雉也失去了再次战场被俘作为人质的"机会",因为刘邦任何时候出征都是带着戚氏,而让吕雉留守。

称帝后,每次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刘邦都是亲征,并带着戚氏。由于刘邦的宠爱,戚氏感受到了吕雉对其母子"毒辣辣"的眼神。她认为,为了确保刘邦百年后母子的安全,唯有让儿子刘如意做上刘邦接班人,当上太子。故而时常在刘邦面前哭哭啼啼,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

刘邦是动了心的,几次都打算废刘盈立如意。原因有二:

其一,固然源于宠爱戚氏,经不起一天到晚的枕边风吹拂;

其二,刘邦曾多次感叹"刘盈不类我"(刘盈不像我,指性格及行事风格层面),"如意类我"!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从后面的史实来看,刘盈善良、柔弱,真倒是不像刘邦。

由于最终吕后利用多年的战友情谊,请已经归隐的张良支招,张良献上"计请"商山四皓""之计后刘邦才放弃了废立太子的想法。

事情是这样的。

"商山四皓"是当时的四位著名隐者,是让刘邦顶礼膜拜之人。刘邦曾说出"如果商山四皓能够来辅佐他,花多大代价都愿意"之类言语。

吕雉按照张良的计策,真的把"商山四皓"请下了山,作为辅佐太子的门人。

刘邦一看,只好无奈的告诉戚夫人:

"太子羽翼已丰,木已成舟,只能如此了!我就只有为你唱一首歌了,你就伴舞吧!"

感觉有点戚戚艾艾!似乎刘邦及戚夫人都预料到了刘邦死后他们母子的命运!但是恐怕谁都没有想到会是那样凄惨。

03吕雉的心狠手辣

前195年,刘邦病故,太子刘盈称帝。由于太子性格的善良和柔弱,实权掌握在权力欲极强的母亲吕雉手中。自此,吕雉开始了对政治敌人的清剿。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刘邦的儿子们!最首要的,当然是戚氏儿子赵王如意。

一、毒杀赵王刘如意

为了除去几次都差点替代汉惠帝太子之位的赵王如意,吕雉两次派人前往河北命令赵王进京都没有办成。原因是赵王丞相周昌的极力阻拦。

吕雉第三次再派人去。

这次周昌明确告诉来使,叫他转告吕后:赵王系高祖托孤于他,高祖知道他去世后赵王母子必定面临危险,他不能负先帝。加之赵王还是少年,等他成人后,是否进京由他自行决定吧。

标签: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