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历史故事,了解历史的文化,感受不一样的时代,让小编带你走进历史的世界,掌握历史的知识!
韩信和项羽,一个兵仙,一个战神。
韩信用木罂魏,用背水一战、拔旗易帜灭赵,用沙囊斩龙且。项羽用破釜沉舟大破扫灭六国的秦军,用三万铁骑打垮刘邦五十多万联军。两人的军事造诣威震天下、震古烁今。二人有幸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在最重要的垓下之战中,两人终于有机会一较高下。
【资料图】
垓下一战,韩信以六七十万大军对阵项羽十万大军,最后项羽兵败自尽。你说韩信更会指挥打仗吧?他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降维打击项羽,胜之不武;你要说项羽更勇猛吧?全军覆没不说,自己也抹脖子自尽了,你要这么夸他,他自己都脸红。
那么仔细地看看两人在大战中表现,是否看出二人孰优孰劣呢?
垓下之战是在什么形势下展开的呢?此前,项羽二十万主力大军被韩信在潍水灭掉了。刘邦联络诸侯,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合围。刘邦率领诸侯大军在垓下,任命韩信指挥这场大仗,目的是要彻底除掉项羽。项羽呢?完全不利的情况下,只期得以生存。垓下之战,项羽躲过一劫、完成撤退就是胜利。
所以此战的胜负标准,不是军事上的输赢,而是项羽是否被歼灭。项羽被灭了,那就是韩信赢了。项羽率军全身而退或是带残部逃生,能存活下来,就是项羽赢了。就像长征,冲出敌人包围圈就是胜利。
那么以全歼为目的的韩信,和以存活为目的的项羽是如何对阵的呢?
韩信自率三十万大军为中军,以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分列两侧。刘邦的王驾在韩信的中军后边,周勃和柴武率军在后边防守。
项羽作战,喜欢鼓动士气,气势如虹地向敌军猛攻,就想狂风扫叶一般。此时,他虽然处于战略上的守势、兵力上的劣势,但绝不影响他主动发起攻势。
战斗开始,项羽号令十万大军向韩信的中军发起冲锋,目标是击溃韩信的三十万大军,直取刘邦本人。
从后来的战斗进程看,韩信对项羽的作战风格了如指掌。
韩信令三十万大军结成防御阵型,且战且退。项羽像是奋起一拳,打在了一团棉花上。楚军惊天动地的攻势被汉军拖住了,既伤害不了对方,也难以短时间内奏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楚军的士气渐渐衰退了,阵型凌乱了,人马都疲惫了。
韩信见时机已到,便令左翼孔将军、右翼费将军带领两路大军迂回到楚军侧方,向楚军侧向发起进攻,冲跨了楚军的阵型。
韩信的三十万中军转换阵型,向楚军发起了反攻,露出了天下第一劲旅的真正面目。
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楚军大败,项羽退到垓下。韩信调转阵型,布置十面埋伏,令楚军如进了牢笼一般。
项羽闻听四面楚歌,以为已到绝境,霸王别姬后,率军突围。
冲破层层围困,项羽手下越来越少,这个悲情的英雄终于到了穷途末路。
等他杀到乌江边,发现只剩下自己。这时候纵然能够逃走,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拔剑自刎了。
若果真要韩信项羽比出高下,应该以对等兵力相战,以战役输赢见高下。但垓下一战,韩信虽然策底剿灭了楚军,但到底让项羽本人成功突围。韩信完成了剿灭项羽所部的目标,但没拦住项羽本人。项羽虽然杀到可以逃出突围,但只剩下自己。
垓下一战,虽然结果汉胜楚灭,但韩信项羽两大军事家其实打了个平手。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想要了解更多历史故事,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那就下期不见不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