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溥仪为什么不能杀!

2023-08-24 21:12:0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关于溥仪,其实分很多阶段,在袁世凯死前是不敢杀;在北洋军阀被打倒前是不能杀;在九一八事变后是应该杀!

袁世凯死前不敢杀


(资料图片)

清朝立朝将近三百多年,很多君主封建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民主共和的观念,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子就深入人心的,即使是袁世凯已经成为民国大总统,后来还一意孤行倒行逆施,宣布称帝。

可以说皇权思想,根深蒂固,溥仪虽然退位,在很多人心目中依然是皇帝。比如国学大师王国维一生都没有剪辫子,清华邀请其到清华任教,但是王国维却说要到皇帝那去奏请,恩准之后方可。一代国学大师尚且如此,更别说普通人了,说到底,很多人对清朝还是有感情的,当然,大部分都是因为思想的守旧,在接受新思想上存在困难。

尤其是袁世凯本人就是清政府中出来的大臣,可以说,清廷能够同意退位,实际是拿袁世凯当保人,不管是谁,如果杀了溥仪,那估计刺杀袁世凯的人会很多。

北洋军阀被打倒前不能杀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迅速分裂,先后分为皖系、直系、奉系军阀,但是基本不管哪个系,其前身也都是清政府的官员,比如奉系的张作霖,原来是干保险队的,后来被清政府收编,才逐渐走上正道。

而且,溥仪虽然就是一个小年轻,跟张学良岁数差不多,但是张作霖看到溥仪后,还是行君臣之礼。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溥仪已经退位,但是是合法退位,民国是合法继承清朝,如果在当时杀了溥仪的话,往严重了说,不止会激起满清那些遗老遗少的不满,很可能使民国的合法性遭到质疑。

九一八事变后,该杀

在1917年张勋进京拥护溥仪重新登基时,就使人们意识到,溥仪还是一个危险的存在,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后,由于冯玉祥阵前倒戈,回北京囚禁了曹锟,并且将溥仪驱逐出京。

实际上是冯玉祥打着反清的幌子给自己增加威望并且夺取紫禁城里的宝藏。

溥仪出紫禁城之后,开始意识到自身处境的艰难,于是更渴望谋求复国,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种子,日本人加以劝说和利用,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潜入到东北,准备和日本人合作,妄图恢复自己的帝业,实际上就是在卖国。

如果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就死了,那么,他的名声应该不会太差到哪去,正是溥仪的这种卖国行为,使东北成为日本战略资源的大后方和补给,为二战时的日本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资。

标签: